Search

一顆咖啡豆
「咖啡香,咖啡鄉。」

2019台灣國際咖啡節在古坑綠色隧...

  • Share this:

一顆咖啡豆
「咖啡香,咖啡鄉。」

2019台灣國際咖啡節在古坑綠色隧道正式開幕!

淑亞對台灣咖啡節及古坑綠色隧道市集有著很深的感情,在開幕儀式中,我彷彿走進時光隧道回到從前。

回想擔任古坑鄉鄉長時,我們面臨台灣百年大震921大地震以及2001年的桃芝和納莉颱風的挑戰,當時古坑鄉公所(全倒)、圖書館(受損嚴重)一夕間成為斷垣殘壁,其後又受颱風所帶來的土石流,導致整個華山地區也受到嚴重影響。

「找出正確的重建道路,成為淑亞責無旁貸的重責大任。」

一顆魔豆咖啡緣起於發現巴登咖啡。淑亞在一次行程的路途中,巧遇巴登咖啡,淑亞當時想著在偏僻的古坑山區內會出現咖啡館?一探究竟後,巴登咖啡老闆張來恩先生,讓我認識到古坑豐富的咖啡史。

「我發現這顆咖啡豆,就是能改變古坑、行銷古坑、帶領古坑走出去的魔豆。」

咖啡蘊藏豐富的文化意涵,古坑咖啡更有值得重新耙梳的歷史記憶,結合古坑既有的山林美景與浪漫夜景,因此當時就決定以「咖啡觀光」(coffee tourism)作為重建古坑的主軸。

儘管外界並不看好,但與許多夥伴的堅持努力下,年輕人開始返回古坑家鄉種植咖啡、開設咖啡館,串連華山地區與綠色隧道的咖啡觀光旅遊線儼然成形。

2003年時,我們以三佰萬元的經費開辦出有聲有色的台灣咖啡節,成造塑造出「古坑是台灣咖啡的故鄉」的意象。

當古坑一夕爆紅之時,我們想到要不斷提升台灣咖啡豆的品質與附加價值,才能在咖啡產業佔有一席之地。所以我們率團走訪中南美洲的咖啡莊園,實地瞭解咖啡生產大國的產業型態,帶領業者前往美國參加精品咖啡協會的活動,學習將咖啡升級為精品的秘訣。

「漸漸地,古坑咖啡已不再是單純的在地咖啡而已,更是融合本地咖啡農心血與烘豆師傅熱情的精品咖啡。」

從咖啡豆出產到咖啡烘豆師、杯測師、吧台手等人才培育,「產區 + 加工 + 消費」的結合是古坑的優勢,當古坑已打響咖啡原鄉的名號,緊接著又轉型為精品咖啡產業後,我們下一步就是要走出台灣、與國際連結,因此縣府今年度的咖啡節也更名為「台灣國際咖啡節」。

這是咖啡走進古坑的故事,也是古坑走入國際的故事。

「想起過往與鄉親攜手挺過的重重困難,這是我們一起的驕傲。」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雲林,我們的家。 雲林有山、有海、有平原 更有豐富的農漁牧產 我們一起
View all posts